首页 / 教学动态

学前教育专业文化基础课程新改

发布日期:2023-10-26 10:37:55

 

      学 前 教 育 (幼儿保育)专 业 文 化 基 础 课 程

课 程 标 准

             

职业生涯课程标准--------------------------------------------------------------------------------------------1

一、总课时-----------------------------------------------------------------------------------------------------1

二、开设学期--------------------------------------------------------------------------------------------------1

三、教材选用--------------------------------------------------------------------------------------------------1

四、课程性质--------------------------------------------------------------------------------------------------1

五、课程任务--------------------------------------------------------------------------------------------------1

六、总目标-----------------------------------------------------------------------------------------------------1

七、分类目标--------------------------------------------------------------------------------------------------1

八、教学原则--------------------------------------------------------------------------------------------------2

九、教学方法--------------------------------------------------------------------------------------------------2

十、知识体系与课时分配表--------------------------------------------------------------------------------3

十一、活动建议-----------------------------------------------------------------------------------------------8

十二、教学用具-----------------------------------------------------------------------------------------------8

十三、考核标准-----------------------------------------------------------------------------------------------8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10

一、课程的性质----------------------------------------------------------------------------------------------10

二、设计思路-------------------------------------------------------------------------------------------------10

三、课程教学目标-------------------------------------------------------------------------------------------11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11

五、实施建议-------------------------------------------------------------------------------------------------12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标准----------------------------------------------------------------------------------15

一、课程的性质----------------------------------------------------------------------------------------------15

二、指导思想-------------------------------------------------------------------------------------------------15

三、主要任务-------------------------------------------------------------------------------------------------15

四、教学目标-------------------------------------------------------------------------------------------------15

五、教学原则和方法----------------------------------------------------------------------------------------15

六、内容标准-------------------------------------------------------------------------------------------------16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17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7

二、课程教学目标-------------------------------------------------------------------------------------------17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17

四、考核办法-------------------------------------------------------------------------------------------------20

五、使用说明-------------------------------------------------------------------------------------------------20

数学课程标准-------------------------------------------------------------------------------------------------22

一、课程的性质----------------------------------------------------------------------------------------------22

二、课程目标-------------------------------------------------------------------------------------------------22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22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23

阅读和写作课程标准----------------------------------------------------------------------------------------26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26

二、基本要求-------------------------------------------------------------------------------------------------26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和要求-------------------------------------------------------------------------------27

听话与说话课程标准----------------------------------------------------------------------------------------38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38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38

三、教学媒体设置及要求---------------------------------------------------------------------------------38

四、课时分配------------------------------------------------------------------------------------------------39

五、独白体说话训练---------------------------------------------------------------------------------------39

六、会话体说话训练---------------------------------------------------------------------------------------41

教师口语课程标准------------------------------------------------------------------------------------------4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42

二、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42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45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45

二、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46

三、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49

幼师英语课程标准------------------------------------------------------------------------------------------50

一、课程的性质---------------------------------------------------------------------------------------------50

二、课程理念------------------------------------------------------------------------------------------------50

三、课程目标------------------------------------------------------------------------------------------------50

四、内容标准------------------------------------------------------------------------------------------------50

五、考核标准------------------------------------------------------------------------------------------------5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54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基本要求---------------------------------------------------------------------54

二、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5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59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59

二、课程教学目标------------------------------------------------------------------------------------------59

三、课程设置------------------------------------------------------------------------------------------------60

四、教材纲要------------------------------------------------------------------------------------------------6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标准------------------------------------------------------------------------------7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74

二、课程教学目标------------------------------------------------------------------------------------------74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74

四、学时分配------------------------------------------------------------------------------------------------77

五、说明------------------------------------------------------------------------------------------------------7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79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79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79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79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83

五、教学评价------------------------------------------------------------------------------------------------85

珠脑速算课程标准------------------------------------------------------------------------------------------87

一、课程的目标---------------------------------------------------------------------------------------------87

二、课程要求------------------------------------------------------------------------------------------------87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一、总课时:32

二、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三、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生涯规划》

四、课程性质: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 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五、课程任务: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要求学生关注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2.教学生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六、总体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这一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了摆脱“知识中心论”,而把重点定位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高度明确了这一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七、分类目标:

1.知识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并让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2.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树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八、教学原则:

1.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学要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要用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待学生,真诚地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学相结合。教学要与多种德育渠道结合起来,发挥德育课教师在教师集体中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引领作用。

4.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措施,转化为发自内心的需要,要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管理置于集体之中,发挥他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九、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龄、学科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实际,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着力于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为学生加强交流、互相启发创造条件;在规划落实过程中,为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创造条件。

3.教学方法评价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制订既实事求是、又富有激励功能的发展规划,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信心和成功者心态,有助于学生主动按照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十、知识体系与课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

授课方式

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第一课

理论

针对中职生的特点,让学生重新认识中职生这个新的角色,给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作用,对这门课有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怎样珍惜时间为自己添加未来的筹码.

第二课

理论

一、职业的内涵:1、稳定的收入。2、要承担相应责任。3、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进行自我完善的途径。4、个人与社会相互连接的纽带。

二、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

教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目标明确的发展自己并帮助他们扬长补短地发展自己。

第三课

理论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1、专业定向后初次就业。2、必须面对就业难的现状。3、必须把个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4、引导自己形成学习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5、知道自己创业和就业

教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顺利完成首次就业和指导今后创业的规划

第四课

理论

一、职业理想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作为奋斗动力的职业理想。

二、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明确职业理想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

认识职业理想并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并进行初步规划

第五课

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1、务实的规划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2、规划的过程是提高自己的过程

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的提升自己。

第六课

理论

一、    中职生面对的两类职业群: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两类职业群,针对机电数控部四个不同专业,分析各个专业横向及纵向的就业方向。

二、    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2、科学文化素质3、专业素质4、身体心理素质

认识自身专业应对的职业群,对以后就业方向有初步了解,并掌握四个基本素质要求。

第七课

理论

一、    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生涯发展:职业资格标准是中职生强化自身职业能力的依据,依据职业资格标准强化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中职生能成才。

了解本专业所需的各类技术证书以及相关技能证书,并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第八课

理论

一、    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兴趣及其培养,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要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

二、    性格及其调试:性格存在可塑性,已经专业定向的中职生,应该按照即将从事的职业不断磨练自己,甚至重塑自己的性格。

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再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了解以后的性格要求,并不断重塑自己的性格。

第九课

理论

一、    能力及其提高: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构成。

二、    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面对形形色色的职业价值取向,要从实际出发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正确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观,并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良习惯并去改正。

第十课

理论

发展职业生涯要善于把握机遇:综合了解家庭状况、自己所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动向以及行业发展动向。

正确面对家庭经济状况对自己带来的影响,并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所了解。

第十一课

实践

初步完成《我的职业理想》,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做准备。(1、原因2、如何规划3、可行性分析)

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对它有个初步的规划。

第十二课

理论

确定发展目标:了解职业发展目标的构成及必须符合的发展条件,针对目标的选择进行“预测”、“衡量”、“比较”。

对自己的目标进行“预测、衡量、比较”。

第十三课

理论

构建发展阶梯:1、掌握阶段目标的特点、设计思路。长远目标要分阶段实现。

2、设计要领及思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合自身的阶段目标。

针对自己的职业设计阶段目标,并逐步去完成。

第十四课

理论

近期目标的重要性和制定要领:1、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2、内涵充实,能激励斗志3、指向明确、有年级特点。学会围绕近期目标补充发展条件。

学会遵守近期目标的指定要领,并结合自身去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

第十五课

理论

制定发展措施具有重要性。它包含三个要素:任务、标准和实施,它具有具体的、可行的、针对性强三个指定要领。制定措施的思路:1、“近细远粗”的思路,2、针对“三个方面”的思路,3、“弥补差距”的思路。

教学生落实近期目标的措施要有计划的实施(日计划、周计划等)。

第十六课

理论

正确认识就业: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必须正视就业难的现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正确面对就业难的现状,努力提升自身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第十七课

理论

做好就业准备:一、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1、成长导向向责任导向的转变2、个性导向向团队导向的转变3、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的转变4、智力导向向品德导向转变。要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正确认识“学校人”与“职业人”之间的关系,并合理把握,做好从业准备。

第十八课

理论

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1、收集就业信息2、掌握面试技巧3、善于推销自己

在求职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1、要正视现实和自我2、要敢于竞争3、要不怕挫折

掌握基本的求职的方法并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求职。

第十九课

理论

创业是职业发展的飞跃,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业者要具有以下素质:1、独立自主的心理素质、2、善于交流、合作的心理素质3、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拼搏的心理素质4、克服盲目冲动的心理素质5、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心理素质6、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性强的心理素质

掌握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并应用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十课

理论

中职生进行创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在校期间要进行创业准备:1、调适心理、提高能力2、学习经营、懂得融资3、构思项目、编制网络(从自己的专长出发,经营熟悉的项目;从市场需要出发,经营有商机的项目;从自身能力出发,经营力所能及的项目)

正确对待创业问题,结合自身专长、市场需要、自身能力,客观分析创业机遇。

第二十一课

实践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要求全体同学参与,结合前面四章的内容,完成一份结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书

锻炼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二十二课

理论

认真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1、依靠集体的力量规范自己的行为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定期检查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时效:1、勤于自我检查2、善于请人督促

针对自己完成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认真的审视。

第二十三课

理论

珍惜在校生活,奠定发展基础:1、职业演变需要有发展的基础2、强化时间观念,才能打好发展基础。

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时间,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机会。

第二十四课

理论

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1、应对外部条件的需要2、适应自身素质变化的需要

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机:1、毕业前夕的调整2、从业初期的调整

学会审视内、外变化,以此为据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

第二十五课

理论

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1、自我条件重新剖析和发展机遇重新评估2、发展目标修正和措施修订,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正确面对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可预测的影响因素,及时调整解决。

第二十六课

理论

评价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的人对职业生涯成功的理解不同

评价职业生涯发展的要素:1、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的角度判断2、要经得住历史检验。

学会客观评价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并分析其职业价值取向。

第二十七课

理论

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1、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依据:1、现实性2、激励性、

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形式:1、自我评价2、集体评价3、教师评价

学会客观评价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并分析其职业价值取向。最后分析集体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并加以完善。

十一、活动建议:

职业生涯演讲和艺术形式的表演、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调查、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调查,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参观访问、模拟演练、小组讨论、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重要形式。多数实践内容应安排在班会、实训、实习或课余、假期进行。分析发展条件、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调整发展规划等设计过程,应该以预留作业的形式完成,并结合作业开展相应主题活动。

教师要当好班主任、团委、学生科开展学生活动的参谋,调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德育课教师在学校和班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中应有的引领作用。

十二、教学用具:

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等。

十三、考核标准

1.考核目的:学习评价是为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认识提高、能力提升、行为转变,以及教师教学的效果,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供决策的依据。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为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两大方面,需要对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包括对个人和工作的了解程度、短期和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进行一个客观的考察

2.考核原则:学习评价必须遵循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原则。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考核形式: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期末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3.具体考核标准:

1)本学期达到总学时1/3学时缺课,即取消考试资格

2)过程细则:过程考核分四部分进行,包括: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出勤情况、课堂作业、及期末测试。

平时出勤情况占总成绩10%

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占总成绩30%

课堂作业,占总成绩10%

期末测试,占总成绩50%

3)学生最后成绩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

总分为100分,其中85~100为优,70~84为良,60~69为及格,0~59为不及格。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现代人才的高素质要求而开设的一门全新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后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现代幼儿园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融入幼儿园文化氛围,如何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为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重要条件,进而使学生真正由一个学生转变成为一个幼儿教师,从而实现学生顺利就业。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在设计上本着懂理论,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目的。

鉴于本课程的服务面向与定位,本课程标准在设计过程中,本着宽基础、多方向的设计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幼教机构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现代幼教机构中常用的幼教机构文化知识,体会幼教机构文化建设对于幼教机构发展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现代幼教机构中常见的职业道德知识,理解职业道德素质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和幼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突出课程素质教育特性和就业指导特性。本课程主要旨在提升幼儿保育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和幼儿保育机构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幼教人道德人,促进其顺利就业。

突出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教学与学生实际选取并整合教材内容为实际教学内容以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幼教案例、学多媒体教学环境、实习幼教以及国内外典型案例,实施教学项目,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内容是完成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的内容是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幼教事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现实意义;的内容是结合幼教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环节以及课堂活动等,使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参与或间接参与具体的幼教机构文化和职业道德实践。

对于具体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基本状况和实际教学时间不足等实际情况,对于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精选主干知识点并适当整合,结合典型案例以及案例分析题组成实际教学内容。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文化的内涵、功能及类型;

2)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内容和现代员工必备的基本素质;

3)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内在联系;

4)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幼儿园发展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运用基本幼儿园文化和职业道德理论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自己正确择业、顺利就业;

2学生不断提高对现代幼儿园文化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能够比较准确地认识具体某个幼儿园的文化构建状况。

3.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教学与学生自我长期实践,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幼儿园文化、职业道德素质等现代幼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2)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幼儿园文化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等,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帮助学生理解自觉学习和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是提高职业道德和礼仪修养的根本所在

道德是人生发展、 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从道德知识(特点和分类)到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在行业道德规范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在各行各业的具体表现, 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从职业道德一般(特点和作用)到职业道德规范(二十个字) 到职业道德养成 (慎独、 内省、 学习榜样、 小事做起、 躬行践履)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 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核心目标是使学生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并了解与依法维权相关的途 径和程序。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学习礼仪的目的,礼仪在打造良好形象及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主题是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主题是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教材首先从加强未成年人自觉预防犯罪意识入手,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帮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预防犯罪

十一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主题是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教材首先阐述了财产权和物权的含义, 并列举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说明我国法律保护公私财产

十二

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主题是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逻辑结构是:怎样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建议

本课程选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本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因而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室。

2教学资料包括幼儿园文化案例库等。

3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使用的有关课件、录像等网上教学资源。

(三)教学建议

1教学环境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设备齐备,有投影设备,有必要的参考书等学习资料。

2以班级为单位教学。

3课时的分配按照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可重新灵活组合,开学初即制定详细授课计划。

)教学方法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课程特点,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比如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既注重理论传授、知识传授,还要自然过渡到方法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及测定和管理实践技能。在每个重要知识点的讲授中,都列举相关的案例,与现实幼儿教育管理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同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通过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的课堂活动(如讨论、案例分析等),寓教于乐,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互动交流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考核评价建议

考核评价方法的设计要突出过程评价、目标评价、一体化评价。关注评价的多元性。要体现课程在考核评价上的特殊性。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的形成,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化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启发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掌握实践中需要的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还要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具体评价方法为:

1按平时成绩10%

2平时成绩以上课纪律、作业完成率、上课积极与老师互动30%

3、上课出席率10%

4、期末笔试50%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教学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资料以及该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各种案例材料和信息、光盘、多媒体课件、图书馆书籍、电子期刊等。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二、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思想保证。

三、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积极投身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去。

四、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五、教学原则和方法:
    1.
教学原则

1)坚持方向性原则。教学中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2)坚持三贴近原则。教学中要注重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教育效果,避免空洞说教。

2.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内容,将综合运用案例探究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六、内容标准:

周次

主要内容

备注

1—2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3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4—5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6

社会主义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市场经济

 

7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9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0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1—12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13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14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15—16

关注国际社会  维护国家利益

 

17

复习、考试

 

 

 

七、考核办法:(同“职业生涯规划”)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

单元与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

课时

1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人生选择及其作用

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人生选择及其作用。分析人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了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人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人通过积极行动实现人生成功。 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既要敢于行动,又要善于行动,脚踏实地走好人生之路。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的指导意义,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积极发掘自我潜力,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肯定自己、关爱自己,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坚定走好人生每一步。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才能调动每个人都蕴涵着的巨大潜能。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2

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人在普遍联系中生存。社会交往的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了解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人在普遍联系中生存,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人、理解人、平等待人,学会交友,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顺境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顺境与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生是一个不断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与条件,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心智不断走向成熟。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矛盾,促进人生发展。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3

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辩证唯物论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实践出真知,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理解人生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人生能力,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总结失败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学习现象与本质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观点,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

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科学思维方法及其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

在人生发展中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4

 

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目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关系的原理。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

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学会正确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的特点及其作用。个人理想的特点及其作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规划个人发展、树立人生理想,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讲授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理想信念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对人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信念必须有意志和责任作为保证。

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社会责任感,青年学生要具有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

讲授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5

第五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已利他

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理解个人既要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又要积极助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一的观点。劳动既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也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

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的关系。

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十五课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个性自由的内涵,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个性自由的内涵,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条件,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讲授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习题课

2

复习考试

2

   

34

四、考核办法

根据课程性质,对学生的考核实行学期期末理论知识的考察和学习期间课堂表现及课后的表现跟踪考评相结合,对学生的认识、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考评。

五、使用说明

适合于所有专业,建议课堂教学要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要充分利用课时计划中安排的教学辅助活动学时和其他实践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

使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高技能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以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

1、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求解。

2、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

3、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规律等。

4、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5、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6、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或模式)。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数学教学内容遵循教育部颁布的文件精神,依据中职数学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

本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

1. 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

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

 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1单元 集合(12学时)

2单元 不等式(12学时)

知识内容

认知要求

说 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要注意与初中不等式内容的衔接,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教学 (2)通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技能 (3)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区间的概念

 

 

一元二次不等式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ax+bc(或>c)]

 

 

 3单元 函数(12学时)

知识内容

认知要求

说 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函数的概念

 

 

1)要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引入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等知识

2)通过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4单元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2学时)

知识内容

认知要求

说 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有理数指数幂

 

 

1)有理数指数幂要与整数指数幂知识衔接 (2)通过幂与对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3)重点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

 

 

幂函数举例

 

 

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 (lg Nln NlogaN

 

 

5单元 三角函数(14学时)

知识内容

认知要求

说 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角的概念推广

 

 

1)通过周期现象推广角的概念(2)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3)重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

弧度制

 

 

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

 

 

6单元 数列(14学时)

知识内容

认知要求

说 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数列的概念

 

 

1)数列概念的引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学习都要结合生活实例来进行 (2)通过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教学,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3)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数列实际应用举例

 

 

 

 

 

 

 

 

 

 

 

 

 

 

 

 

 

 

 

 

 

 

 

 

 

 

 

《阅读和写作》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课程设置总目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具有适应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一定的幼儿文学改编、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阅读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4.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5.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6.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7.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8.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二)写作

9.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10.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11.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12.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13.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4.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做到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15.提倡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和要求

《阅读和写作》第一册

课文教学

第一课《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掌握荷塘月色的美景和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交融的特点。

教学内容:文眼和作者的情感;描写荷塘、月色的特点;通感、比喻、叠词等修辞手法。

第二课《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掌握鲁迅关于继承西方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主张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教学内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的危害;拿来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西方文化遗产的几个比喻;反语。

第五课《<呐喊>自序》

教学目标:青年鲁迅的思想发展变化以及走上文学道路的历程。

教学内容:青年鲁迅的两个梦(学医和办杂志);钱玄同激励鲁迅开始文学创作;鲁迅的优秀品质。

第六课《琐忆》

教学目标:通过琐事展现鲁迅的伟大品格。

教学内容:作者亲历鲁迅的六次谈话;衔接谈话的六次议论;鲁迅爱憎分明的品格;琐事与伟大人格的关联。

第九课《简笔与繁笔》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的繁简不能以文字的多寡论的原理,繁与简各有好处,侧重理解“简练为文”的主张、标准和途径。
   
教学内容:文章繁简的原理;简练的标准和途径;典型的例证。

第十课《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
教学目标:了解文章以“山洞的探查”为主干、以“诗人的幻想”为枝蔓的思路特点。

教学内容:思路的主干;思路的枝蔓;主次的合理分配与有机结合。

第十三课《风景谈》

教学目标:表面写风景、实际写人、写政治的含蓄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六个风景画面;茅盾的风景观;抗日根据地的精神风貌;曲笔的使用。

第十四课《都江堰》

教学目标:余秋雨把景观、人物、历史融为一炉的散文写法。

教学内容:都江堰和长城的比较;都江堰的水的特点;李冰的人格;在游记散文中如何将景观、人物、历史融为一炉。

第十七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语言技巧。

教学内容:文言文字词句解释;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情与理结合的语言技巧

第十八课《诌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诌忌巧妙设喻说服齐王广开言路、革除积蔽的方法。

教学内容:文言文字词句解释;诌忌以生活小事设喻;齐王的锐意改革。

 
   
第二十一课《鸿门宴》

教学目标:鸿门宴上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个性。

教学内容:文言文字词句解释;情节的一波三折;人物个性对比。

第二十二课《隆中对》

教学目标:诸葛亮身处乡野而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雄才大略。

教学内容:文言文字词句解释;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

写作部分

根据教材的写作单元的要求,本册教学中可以布置一次训练观察能力的记叙文;一次根据中心选材的记叙文;一次有物、有序、有情的散文;简单的校园消息或通讯写作。

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

章次              内容              授课时数()        作业

第一课        《荷塘月色》                3

第二课        《拿来主义》                3                1

第五课        <呐喊>自序》              3

第六课        《琐忆》                    3

第九课        《简笔与繁笔》              3

第十课        《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  3                 1

第十三课      《风景谈》                  3

第十四课      《都江堰》                  3

第十七课      《烛之武退秦师》            3

第十八课      《诌忌讽齐王纳谏》          3                  1

第二十一课    《鸿门宴》                  4

第二十二课    《隆中对》                  3

               写作部分                   13

 

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0

《阅读和写作》第二册

课程内容

第一课 《物种起源》导言

学习根据语境认真筛选文中或隐或现的信息。

第二课 读〈〈伊索寓言〉〉

要筛选出表达全文中心思想的语句,并筛选出表达寓言本身和作者看法的信息.

第三课  反对党八股

学习体会政论语体的特点:语言准确、周密,大量运用长句和整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较多使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反语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文章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四课  荷花淀

学习文艺语体的特点:语汇丰富,大量使用描绘性的语句,广泛使用各种句式,强调语言的形象性和艺术化等等。

第五课  灯下漫笔

快速阅读这篇文章,要准确、迅速地捕捉文中的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的思路,从而领会文中表达的深刻思想,品味作者以小见大、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第六课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速读此文,可以在快速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快速辨析文章思路,从而既快又准确地提取文中重要信息。

第七课  散文两篇

通过比较阅读,把握两文主题取向上的差异和结构安排、语言表达方面的不同。

第八课  随笔两篇

通过比较阅读,了解两篇文章表达观点的不同方式并准确理解作者所持的观点,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及其表达效果。

第九课文 师说

学习充分运用对比论证,有破有立,说理透辟,从正面表达精辟见解的方法,掌握文章多用对偶句、顶真句、反问句和转折句,使文章具有充沛的气势。

第十课   游褒禅山记

掌握文中叙、议前后对应,事、理两相配合的写法和不重风光景物的描写而重在说理的特点。写作部分

根据教材的写作单元的要求,本册教学中可以布置一次训练观察能力的记叙文;一次根据中心选材的记叙文;一次有物、有序、有情的散文;简单的校园消息或通讯写作。

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

章次              内容                       授课时数()   作业

第一课        《物种起源》导言                    3

第二课         读〈〈伊索寓言〉〉                   3

第三课     反对党八股                             3     

第四课        荷花淀                              3

第五课        灯下漫笔                            3

第六课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3

第七课        散文两篇                            6               

第八课        随笔两篇                            6               

第九课        师说                                3

第十课       游褒禅山记                           3

写作部分                             14

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0

第三册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阅读部分

学习和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中国古代诗词、外国诗歌;学习从诗歌的意境、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方面鉴赏诗歌;学习从散文的情趣、理趣等方面鉴赏散文。

二、写作部分

学习写作论文、散文、诗歌、及诗歌、散文鉴赏并了解相关创作理论。

课程内容:

第一课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的:把握词中展现的意向,把握全词豪放的抒情基调。

    教学内容:诵读;关键词:“立、看、怅、问、忆、记”;上片展现的壮阔、美好的秋景,上、下片的逻辑联系。

第二课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太阳吟》

    教学目的:把握全诗炽热而又痛楚的抒情基调,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

教学内容:诵读;全诗结构分析;诗中壮丽奇特而又丰富多变的意象。

第三课:中国当代诗三首之《致橡树》

教学目的:把握运用象征手法和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

教学内容:诵读;“木棉”“橡树”的象征意义及诗中新鲜形象的比喻。

第四课 外国诗四首之《秋颂》

教学目的:把握该诗的韵律之美及丰富生动的意象。

教学内容:诵读;诗中“秋色,秋人,秋声”的抒写;诗的整齐句式;拟人手法的运用。

第五课 《诗经》三首之《卫风·泯》

教学目的:把握叙事中有抒情,议论的表现方法;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比兴手法。

教学内容:诵读;全诗的叙事结构;诗中回忆和对比方法的运用;诗中主义今感情的变化。

《诗经》三首之《秦风·无衣》

教学目的:把握古代军歌的慷慨雄壮的基调,感受古代人民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诵读;古代诗歌“赋”的铺陈复唱表现手法;诗中表现的一往无前的爱国情怀。

第六课《离骚》(节选)

教学目的:感受屈原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了解楚辞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诵读;鉴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名诗句及对偶、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第七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教学目的:把握古代叙事诗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认识封建礼教对古代青年爱情生活的的迫害.

教学内容:朗读;全诗情节发展与叙事结构分析;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性格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第八课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之《白马篇》

教学目的:把握诗中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的刻划。

教学内容:诵读并鉴赏诗句,重点在少年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形象描写。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之《饮酒》

教学目的:把握诗人清高思想和归隐田园的情感与追求。

教学内容:诵读;炼词“心远”“见”等;炼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第九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的:认识李白“梦游”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举性格;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教学内容:诵读;分析全诗的脉络:入梦缘由——梦游历程——仙境出现——梦醒——留别语;鉴赏“梦游”的意境。

第十二课《近体诗九首》之《春望》

教学目的:感受诗人杜甫忧国、念家、伤己的感情和他诗歌独创性的对仗。

教学内容:诵读;鉴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近体诗九首》之《登高》

教学目的:感受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凉心态,把握诗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内容:诵读;鉴赏“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展现的壮阔而萧瑟的秋景以及诗人所抒发的悲苦之情。

《近体诗九首》之《书愤》

教学目的:感受词人对人生豪壮、悲愤的情感。

教学内容:诵读;围绕“言志”鉴赏诗句。

第十三课 《词八首》之《雨霖铃》

教学目的:感受诗人与心爱人离别而欲罢不能的复杂情感,把握词中融情入景的写法。

教学内容:诵读;鉴赏词句,重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句。

《词八首》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的: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把握词中直抒的胸臆的写法。

教学内容:诵读;鉴赏词句,重点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词中映衬和烘托的表现方法。

第十四课 《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把握文里景中含情,情中显景的写法,有意识进行中华民族风俗及文化教育。

教学内容:鉴赏文中清新典雅、酣畅淋漓、不作雕饰的语言,体会北国这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第十五课 《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目的:把握“我的空中楼阁”既指实景又指虚景的双重语义,体会作者向往自然,超然世俗之情。

教学内容:理清文中写景线索,理清抒怀线索;分析课文巧妙构思和比喻的灵活运用。

第十八课 《鲁迅杂文两篇》

教学目的:品味鲁迅两篇杂文的理趣,把握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内容:战士和苍蝇的概念;夏三虫的特点及喻义;两篇杂文各自的构思立意以及其中蕴含的讽刺意味。

第十九课 《我若为王》

教学目的:把握文章“寓庄于谐,寓真理于荒诞”的特点。

教学内容:文章的结构分析;品味文中结合议论和抒情的描写方式;鉴赏文章意味深长的结尾。

第二十二课 鉴赏三首《礁石诗》

教学目的:把握三首《礁石诗》的意象并进行比较,明确意象意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诵读每首《礁石诗》,确定每首诗的语调和基调,分析诗中展现的意象。

第二十三课 鉴赏鲁迅的《雪》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感受文章前后两部分的感情基调,提高学生独自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的特点的比较。

写作部分

根据教材的写作单元要求,本册教学中可以布置一次要求表达真情实感的诗歌写作;一次抒情言志的散文写作;一次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的议论文写作。

.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

 

章次        内容              授课时数()        作业

 

阅读部分:

第一课   沁园春·长沙             3

第二课   太阳吟                   3

第三课   致橡树                   3

第四课   秋颂                     3                  1

第五课   《诗经》三首             3

第六课   离骚                     3

第七课   孔雀东南飞               3

第八课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3

第九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3                  1

第十二课  近体诗九首              3

第十三课  词八首                  3

第十四课  故都的秋                3

第十五课  我的空中楼阁            3

第十八课  鲁迅杂文两篇            3                  1

第十九课  我若为王                3

第二十二课 鉴赏三首《礁石诗》     3

第二十三课 鉴赏鲁迅的《雪》       2

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0

第四册 

学习目的和要求:

阅读部分

学习和了解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外国小说、话剧、中国古典戏剧;学习从情节、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鉴赏小说;学习从戏剧冲突、戏剧语言等方面鉴赏戏剧;学习鉴赏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写作部分

学习写作社会生活评论、文学作品短评、教育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自荐信并了解相关创作理论。

课程内容:

一、阅读部分

第一课  祝福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根源,体会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所表达的对旧时代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深刻剖析。

第二课  翠翠

分析翠翠的心理活动过程;学习本文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边城》的文化内涵。

第五课  宝玉挨打

分析宝玉挨打的具体原因和根本原因;通过众多人物对挨打事件的态度、反应,分析贾政、宝玉、夫人、贾母等人的性格特征;分析课文中钗、黛探望的细节描写所表现的各自的性格特征。

第六课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学习本文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展示人物性格的艺术;分析造成杜十娘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第九课  变形记

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着重把握格里高尔变甲虫的心理变化;学习本文通过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十课  丧钟为谁而鸣

学习本文通过细致、灵活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乔丹的个性和品质的写作特点。

第十三课  雷雨

把握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和矛盾冲突的进程;体会戏剧对白所蕴涵的丰富感情,进而分析人物性格及矛盾冲突产生的实质。

第十四课  茶馆

透过戏剧对白和戏剧冲突分析节选部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或社会问题,体会“小茶馆折射大社会”的写法;体会《茶馆》“图卷式”的结构特点。

第十七课  窦娥冤

了解课文展现的剧情和结构;分析窦娥的说白、唱词所表现的反抗性格;了解杂剧的相关知识。

第十八课  长亭送别

体会以秋景写离愁的艺术特色;学习唱词所表现的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性格;体会课文修辞方法多样、融典雅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第二十一课  罗密欧与朱丽叶

体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台词的感情色彩;了解戏剧冲突中罗密欧的性格特点;分析罗朱徇情的性格原因及社会原因。

第二十二课  项链

顺着情节发展,了解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体味小说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艺术;分析小说主题理解的多元化。

二、写作部分

第一单元  社会生活评论

了解社会生活评论的特点和写法;学写社会生活评论。

第二单元  文学作品短评

了解文学作品短评的特点和写法;学写文学作品短评。

第三单元  教育小论文

了解教育小论文的一般特点和写法;学写教育小论文。

第四单元  调查报告

了解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法;学写调查报告。

第五单元  总结

了解总结的特点和写法;学写总结。

第六单元  自荐信

了解自荐信的一般格式;学写自荐信。 

课程教学总时数及时间分配

章次        内容              授课时数()        作业

阅读部分:

第一课  祝福                     4

第二课  翠翠                     3

第五课  宝玉挨打                 3                 1

第六课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4

第九课  变形记                   3

第十课  丧钟为谁而鸣             3

第十三课 雷雨                    4

第十四课 茶馆                    4                 1

第十七课 窦娥冤                  3

第十八课 长亭送别                3

第二十一课 罗密欧与朱丽叶        3                 1

第二十二课 项链                  3

写作                             14

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0

 

 

 

《听话与说话》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1、课程的性质

“听话与说话”是幼儿保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2、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基本能力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从事幼儿教育的必需的职业口语能力。每一章节由训练目标、训练指导、训练材料或范例指路、思考练习等四部分组成。

3、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学习知识和听说训练齐头并进,主要训练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包括独白体说话训练和会话体说话训练。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边讲、边示范、边练习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以及从事幼儿语言教学的能力。

2、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取课上讲授、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教学以文字教材为基础,对主要内容及说话要领加以介绍、提示和示范;课上讲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必须以说话训练为主,精讲多练,学练结合,对各种独白体说话及会话体说话,通过单向说话和双向、多向的交流对话的训练,掌握其特点、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媒体设置及要求

1、以文字教材为基本教学客体材料;

2、多媒体教学作出“说话”示范;

3、在教师指导下训练“说话”技巧。

 

 

 

 

 

四、课时分配

 

面授课时数

录音课时数

训练课时数

独白体说话训练

复述训练

6

2

2

看图说话训练

6

2

2

讲故事训练

6

2

2

即席发言训练

6

 

4

演讲训练

6

 

 

会话训练

交际语训练

10

2

4

总复习

 

 

 

42

8

14

 

64

五、独白体说话训练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独白体说话的特点及一般要求;充分使用教材中的训练材料,掌握独白体说话,包括复述、看图说话、讲故事、即席发言、演讲的技巧,并根据其要求做好各种独白体说话。

(二)教学内容

1、复述训练

详细复述

详细复述的要求及方法;

范例引路。

概要复述

概要复述的要求及方法;

范例引路。

创造复述

创造复述的要求及方法;

范例引路。

2、看图说话训练

看单幅图说话

看单幅图说话的要求和方法;

范例引路。

看多幅图说话

看多幅图说话的要求及方法;

范例引路。

3、讲故事训练

讲别人编的故事

讲别人编的故事的要领;

范例引路。

讲自己编的故事

讲自己编的故事的要领;

范例引路。

4、即席发言训练

点式即席发言

点式即席发言的特点和要领;

范例引路。

线式即席发言

线式即席发言的特点和要领;

范例引路。

5、演讲训练

准备演讲

读稿演讲的要求:依据教材上的训练材料及演讲对象要求,作读稿演讲练习;

离稿演讲的要求:对教材上的训练材料作离稿演讲的选段练习;

列纲演讲的要求:完成思考和练习九编列提纲演说练习。

即兴演讲

即席演讲的要求:

学习教材上的训练示例,完成思考和练习九即席演讲的练习。

演讲技巧

演讲结构技巧;

演讲语言技巧;

演讲态势语技巧;

演讲控制会场的技巧;

范例引路。

六、会话体说话训练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会话体说话的特点及一般要求;掌握会话体说话中交际语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交际语言。

(二)、教学内容

1、交际语训练

交际语概述;

交际语的特点;

不同交际语语体类别的训练:

社交应酬语体——接待、拜访、求职应聘等语体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范例引路。

交流沟通语体——交谈、谈心、劝导等语体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范例引路。

 

 

 

 

 

 

 

 

 

 

《教师口语》课程标准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 性质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是培养幼儿保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二) 目的任务

培养学生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初步掌握运用教师职业语言进行教育的基本技能。

二 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普通话训练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一般口语交际是社会人际交往中基本的口头言语活动;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能力;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师口语训练的基础。教师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的、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用语;是幼儿保育专业学生首要的职业基本技能;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一般口语训练的提高和扩展;普通话测试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一) 教学要求

1了解口语交际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掌握一般口语表达技能和形式,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做到清晰、准确、流畅、得体,语态自然大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3掌握听话要领,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

4认识教师职业口语的特点和功能、增强训练的自觉性。

5初步掌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口语运用的基本技能。

6教师职业口语要在达到一定表达要求的基础上,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

(二) 教学内容

绪论 口语与口语交际概说        1课时)

第一节 语言与言语

第二节 口语与书面语

第三节 口语的特点

第一编 一般口语训练

第一章 读诵技能训练            1课时)

第一节 读诵训练的意义

第二节 读诵训练的要求

第三节 读诵训练的技巧

第二章 听话技能训练            1课时)

第一节 听话训练的意义

第二节 听话训练的要求

第三节 听话能力的训练

第三章 说话技能训练             3课时)

第一节 复述

第二节 解说

第三节 讲故事

第四章 心理素质训练              1课时)

第一节 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特征分析

第二节 心理障碍类型分析

第三节 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第五章 思维技能训练              1课时)

第一节 民族大学生思维发展特征

第二节 思维训练方法

第六章 发声技能训练              1课时)

第一节 呼吸

第二节 共鸣

第三节 吐字归音

第七章 态势语训练                2课时)

第一节 态势语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 体态训练

第三节 手势训练

第四节 目光表情训练

第五节 态势语的其他要素

第二编 教师职业口语

第一章 教师职业口语概说         1课时)

第一节 教师口语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教师口语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教师口语的表达要求

第二章 教学口语                 2课时)

第一节 导入语训练

第二节 阐释语训练

第三节 提问语训练

第四节 结束语训练

第五节 文科教学口语训练

第六节 理科教学口语训练

第七节 技能科教学口语训练

第三章 教育口语                 1课时)

第一节 教育口语的特点

第二节 教育口语训练

第三节 适应教育语境的口语训练

第四节 对不同对象的教育口语

第四章 教师交际口语节          1课时)

第一节 教师交际口语的要求

第二节 教师交际口语的训练      

 

                                         共计16课时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是为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幼儿保育专业学生有关儿童文学的专业理论与文学史知识,把握儿童文学发展成果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文化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树立先进的儿童观。

1、课程的地位:

《儿童文学》是幼儿保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在幼儿保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对幼儿保育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2、课程的性质:

《儿童文学》是幼儿保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阅读与写作》、《口语》等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之后开设的课程。该课程主要阐述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学生阅读赏析和创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她们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基础。

3、课程的任务: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性质特征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文学接受特点,掌握儿童文学的不同体裁特点,开阔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鉴赏、分析、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能力

4、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及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职业道德与价值观等方面阐述本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性质特征等理论,掌握儿童文学的不同文体的特点,开阔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视野。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提高学生鉴赏,分析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文学作品阅读指导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素质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康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文学素养,使她们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第一讲 绪 论 (2学时)

一、儿童文学研究的领域和现状

二、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讲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6学时)

一、什么是儿童文学

1、儿童文学的定义

2、儿童文学的生成方式

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1、纯真

2、稚拙  

3、欢愉

4、变幻

5、质朴

三、儿童文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讲 儿童文学的任务与功能 (6学时)

一、儿童文学的任务

1、儿童对文学的需要

2、文学对儿童的作用

3、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

二、儿童文学的功能

一般认为,儿童文学与所有文学一样,具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的功能。

关于这个问题,新时期以后有争议。我们认为,它可以细分为以下八点:

1.扩大儿童视野

2.增长儿童知识 

3.启迪儿童心智

4.发展儿童想象

5.丰富儿童情感

6.陶冶儿童情操

7.扶植儿童个性

8.健全儿童人格 

第四讲 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 (15学时)

一、儿歌

1.什么是儿歌

2.儿歌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3.儿歌的特点

4.儿歌的几种主要艺术形式

二、儿童诗

1、什么是儿童诗

2、儿童诗与儿歌的关系

3、儿童诗的特点 

4、儿童诗的几种常见的诗体

三、童话

1、童话的概念和历史

2、童话的三种类型

3、童话的特征

4、童话的探索

四、寓言

1、寓言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概貌

2、寓言的三要素及其艺术特征

3、寓言与童话的关系

五、儿童故事

1、源远流长的儿童故事

2、现代故事的概念与民间故事的区别

3、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4、儿童故事的分类

六、儿童小说

1、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区别

2、儿童小说的文学界定

3、儿童小说的艺术特点

4、儿童小说的分类

5、儿童小说创作的新趋向

七、儿童散文 

1、儿童散文的界定及基本特征

2、儿童散文的源流概览

3、儿童散文的分类

4、少年报告文学

八、儿童戏剧文学

1.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

2.儿童戏剧文学的几种常见类型

3.儿童戏剧的舞台设计

九、儿童影视文学

1.儿童影视文学与儿童戏剧文学的区别 

2.儿童影视文学的特点 

3.儿童电视的意义

十、儿童科学文艺

1.儿童科学文艺与科学普及的关系

2.儿童科学文艺的特点及创作要求

3.儿童科学文艺的几种常见类型

第五讲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6学时)

儿童观是儿童文学的原点。它总是制约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决定着儿童文学的方向,整个一部儿童文学史就是在它的操纵下发生着演变。

一、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1.传统基督教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2.卢梭主义与儿童文学

3.浪漫主义儿童观、童心主义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4.儿童本位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二、中国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1儿童本位:五四儿童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原点

2、新中国八年:教育工具主义的时代

3、新时期: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

三、中西儿童观比较

1、指向成人的儿童文学

2、指向儿童的儿童文学

第六讲 重要作家与作品介绍 (4学时)

1、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介绍

2、西方经典作品介绍

第七讲 儿童文学的鉴赏与阅读指导 (10学时)

1、儿童期是文学期

2、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和意义

3、儿童阅读与儿童欣赏

4、儿童文学阅读的环境

5、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步骤和方法。

第八讲 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  (2学时)

1、什么是素质教育?

2、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三、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1、在讲课过程中争取把最新的儿童文学作品、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介绍给学生。

2、因为儿童文学本身就是想象力极其丰富的文学,在讲解过程中应着重启发学生理解儿童的想象力,进而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3、要求并鼓励学生自创儿童文学作品。

  4、看教学录像并进行讨论。

 

 

《幼师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英语课是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技能课,是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之一。该课程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练习,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交际,是英语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课程理念

幼儿保育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多数都很薄弱,听说能力差,所以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其次,转变英语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如开展对话、小组讨论,分组表演,讲故事,话剧表演等,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性的语言训练。英语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如英语童话故事,英语儿歌和儿童歌曲,幼儿园活动用语,英语言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饮食、卫生习惯等。针对幼儿保育专业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他们对英语这一语言文化的了解,并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自主的学习习惯,同时要侧重幼儿英语教学方式、方法的教学指导。课程设置也要越来越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培养储备大批的适用人才。

三、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语言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高尚品德,并且具有自主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开展任务型活动教学,以推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达成。

四、内容标准

(一).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说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根据幼师生学生专业及学生特点,制定内容标准。

1.能听懂课堂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3.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4.能借助提示听懂老师讲的小故事;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如:陈述句、疑问句和指令等。

1.能运用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如:问候、告别、致谢、道歉等;

2.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爱好及简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喜欢和不喜欢并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3.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20首;

4.能根据图片、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5.能讲述15-20个小故事;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

6.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7.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

1.能认读所学单词和短语;

2.能根据英语单词拼读的规律,读出单词;

3.能正确朗读课文;

4.能读懂课文和故事并抓住大意;

5.能正确读出句子的语调。

1.能书写文章及故事中常用词汇;

2.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3.能写出常用的英语用语句子;

4.能用短语或句子编写简单的小故事。

1.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2.能用英语表演简单的童话剧或小故事;

3.根据学习环境需要,能做好角色表演;

4.能演唱15-20首英语儿童歌曲、歌谣、或简单的诗歌。

(二).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音能力的组成部分,是发展语音技能的重要基础。

语音

1.知道错误的发言会影响交际;

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知道单词有重音;

3.在交际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流畅;

4.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

5.根据读音拼写单词;

6.了解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

词汇:

1.掌握幼儿故事、诗歌、短句中所用的单词和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2000左右;

2.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

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等。

语法

1.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2.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

3.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

4.掌握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

5.掌握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功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表达问候、告别、感谢、道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

1.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2.了解有关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

3.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面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动植物、旅游、交通、运动、健康、音乐、个人、家庭、学校、朋友、节日等。

4.学习和幼儿保育专业相关的话题。

五、考核标准(分四部分:课堂表现、作业、口试和卷面测试)

第一学期:以学校发的教材为依据,学习10个单元,同时补充语音发音规律和技巧。考核学生的课堂对话和角色扮演能力;考核学生对课文话题中的词汇,句型,语音等掌握技能。

第二学期:以学校发的教材为依据,选学8个单元,同时学习基本的语法功能。考核学生基本词汇,句型的掌握和基本语法的运用。同时在学期后一段时间学习三首英语儿歌和一个小故事,进行入门试学,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并考核学生的说唱和表演能力。

第三学期:一二学期用的教材选材很好,涉及到生活中很多话题,在此基础上,本学期延伸到和幼儿保育专业相结合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学的更实用,更有趣,并重点开发学生的听说讲演的能力。重点考核学生的说演唱功夫。

第四、五学期:就专业相关的话题,培养学生做课的能力,同时学习常用的课堂英语用语及常用的日常用语。考核学生灵活做课的水平。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基本要求

1性质和目的

计算机应用已成为当前各行各业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计算机课程是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属于计算机知识入门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总的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并能更快地适应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的需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通过对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字表演示文稿等处理软件的操作使用、以及多媒体和网络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应用和组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操作、使用个人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日常事务处理的能力,从而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要求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本大纲通过“熟悉”、“掌握”两个从低到高的层次对学生提出要求。其具体含义是:“熟悉”为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为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在解决简单问题中直接运用它们,并能结合相关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讲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内容:

1. 计算机概述

2.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4.计算机数据的安全与维护

要求:

1. 熟悉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工作特点及应用。

2. 熟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 熟悉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及应用。

4. 熟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系统配置。

5. 掌握数的各种进位制度及相互间的转换,熟悉字符的编码。

6. 熟悉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及防范措施。

 

第二讲  Windows的基本操作

内容:

1.微机操作系统的概述

2.键盘与鼠标的使用方法

3.中文Windows 2007的基本操作

4Windows 2007的文件操作

5.汉字输入方法

6Windows 2007的附件工具的使用方法

7.控制面板

8.网上邻居

要求:

1、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2、了解Windows XP的特点和功能。

3、熟悉Windows XP桌面组成及各部分使用。

4、熟悉窗口组成及窗口操作。

5、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删除和运行的操作。

6、了解文件及文件夹概念及命名规则。

7、了解剪贴板的工作原理。

8、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的操作:文件及文件夹的建立、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查找及建立快捷方式等。

9、熟练掌握在“开始”菜单中添加或删除项目。

10、掌握设置系统日期与时间的操作。

11、了解MS-DOS方式的使用。

12、汉字输入法分类。

13、掌握我的电脑的使用方法。

14、熟练掌握一种中文输入方法,输入速度2550/分钟。

15、掌握画图程序、计算器程序、记事本程序、写字板程序的操作方法。

 

第三讲 中文Word 2007

内容:

1Word 2007工作窗口介绍及基本操作

2.文档的基本操作

3.文档的排版

4.表格处理

5.图片的插入及编辑

6.文档的高级编辑

要求:

1、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启动和退出及工作窗口的操作。

2、熟练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合并、关闭、存盘。

3、掌握文档基本编辑:增、删、改、特殊字符的输入。

4、掌握字块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方法。

5、掌握文档内容查找与替换操作。

6、能熟练地对文档进行排版(字体设置、字符间距、行间距、对齐方式、首字下沉、中文版式、段落缩进、段落间距、页面设置、插入页码、分栏、样式、插入图片及数学公式)。

7、掌握插入表格、表格行列宽调整、合并单元格、表格内文字对齐及画表格线操作。

8、掌握邮件合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9、掌握使用模板建立文档的操作方法

 

第四讲 中文 Excel 2007

内容:

1Excel 2007窗口介绍及基本操作

2.公式计算

3.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4.工作表的格式

5.数据编辑

6.函数的计算

7.数据管理及统计

8.图表

9.打印及输出

要求:

1.了解Excel的功能、特点。

2.熟练掌握Excel的启动与退出操作。

3.弄清工件簿、工作表、行和列、单元、区域的概念。

4Excel的数据类型(数值型、文字型、逻辑型)。

5.熟练掌握工作簿文件的建立、保存、打开和关闭等操作。

6.掌握多工作表的操作。

7.掌握公式的输入及常用函数的计算。

8.熟练掌握工作簿中表的插入、删除、重命名、表间的切换、默认工作表数的改变、工作表组的使用等操作。

9.熟练掌握工作表数据的录入和编辑、查找与替换、数据的选取、移动、复制。

10.掌握工作的格式化、页面设置及打印等操作。

11.熟练掌握单元格的操作:删除与清除、行列删除与增加,掌握单元格的相对地址、绝对地址和混合地址的引用方法,了解三维地址的作用方法。

 

第五讲 中文PowerPoint 2007

内容:

1PowerPoint 2007窗口介绍及基本操作

2PowerPoint 2007的设计与编辑

3PowerPoint 2007的放映设置

4PowerPoint 2007的保存及打印

 

要求:

1.了解PowerPoint的功能、特点。

2.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

3.掌握幻灯片的编辑:增、删、改、复制、移动、插入信息。

4.掌握幻灯片的格式设置。

5、掌握幻灯片放映操作,设置动画效果和切换方式。

 

第六讲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

内容:

1.计算机网络基础

2Internet基础知识

3Internet连接

4IE浏览器的使用

5Outlook Express电子邮件管理工具的使用

6.文件传输FTP的使用

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了解局域网的功能。

3.掌握进入Internet的方法。

4.掌握IE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5.熟练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

6、掌握从Internet获取信息的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一、 课程性质、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

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 增强体能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 体育技能

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 身体健康

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5. 心理健康

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通过运动竞赛中的胜与负,领悟积极进取对形成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能有意识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缓解学习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

6. 社会适应

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能主动关心与帮助同伴,共同完成体育锻炼过程,培养“竞争、团结、友谊与合作”的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调沟通能力。

7. 职业素质

根据未来职业工作的特点,学习与职业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防范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选择有助于防治职业病的体育手段进行锻炼。学习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认识体育对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三、 课程设置

三年制中职班一至二年级开设体育普修课。共开设四学期体育课,每周两课时(连上),每学期上课16周共32课时;上课总时数128课时。

课时分配

分类

教学内容

总学时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百分比

基本教材

理论知 识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16

4

4

4

4

11%

能 力

19

8

3

8

0

16%

12

4

0

5

3

10%

8

1

2

2

3

6%

篮球

12

2

2

0

8

11%

排球

10

0

10

0

0

8%

足球

2

0

0

0

2

1%

体操

14

6

2

4

2

11%

选修教材

乒乓球

5

0

0

4

1

4%

羽毛球

6

1

1

1

3

4%

身体素质

8

2

2

2

2

6%

健美健身

2

0

0

0

2

1%

拔河

3

0

2

0

1

2%

棋类

4

1

1

1

1

3%

跳绳

6

2

3

1

0

4%

踢毽子

1

1

0

0

0

1%

课时总计

128

32

32

32

32

 

 

四、教材纲要

体育理论知识部分

第一学期

(一)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体育课成绩评定方法

1、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教学常规

1)这个学期上课的基本内容

2)本学期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3)课堂常规及要求

4)上体育课中的一些安全事项的强调

5)本学期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的介绍

2、体育课成绩考核与评定办法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常规及体育课成绩评定方法,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积极参加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与考核,全面实现学习目标。

(二)什么是《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1、什么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标准》如何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3、《标准》测试分组

4、《标准》评价指标(测试项目)与分值和本学年要测试的内容

5、《标准》等级评定与登记

6、《标准》对三好学生评定的有关规定。

7、成绩不级格的评定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其《标准》成绩记为不及格,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为59分。

1)评价指标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台阶试验的得分达不到及格者。

2)体育课无故缺勤,一学生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的十分之一者

学习目标:理解《国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会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自我评价

(三)健康的概念

1、什么是健康

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健康的十条标准

3、健康五要素说

学习目标:明确健康的概念和健康的标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四)介绍校运动会比赛项目

1、校区趣味性比赛项目比赛方法和规则的介绍

1)三人拾物跳绳

2)踢毽子

3)篮球运球、篮球运球上篮

4)运物传棒接力、迎面接力

2、新设项目训练、比赛中注意的安全事项

3、迎面接力、运物传棒接力、田径接力的技术分析

第二学期

(一)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体育课成绩评定方法

1、这个学期上课的基本内容

2、本学期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3、课堂常规及要求:考核内容

4、上体育课中的一些安全事项的强调

5、本学期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的介绍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常规及体育课成绩评定方法,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积极参加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与考核,全面实现学习目标。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体心理特点与体育锻炼

1、身体形态发育特点与体育锻炼

2、心肺功能发展特点与体育锻炼

3、神经系统发展的特点与体育锻炼

4、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与体育锻炼

5、心理发展的特点与体育锻炼

学习目标: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形态发育、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

(三)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简介

1、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

2、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

3、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

学习目标:了解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的发展历史;了解奥运会旗帜和口号,弘扬奥运精神。

(四)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

1、棋类比赛和拔河比赛

1)两种比赛组织和主要规则简介

2)比赛和训练中注意的安全事项

2、篮球运动

1)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2)篮球运动的特点和锻炼的价值

3)篮球运动的基本战术、篮球运动竞赛组织和主要规则简介

3、排球运动

1)排球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2)排球运动的特点和锻炼的价值

3)排球竞赛组织和主要规则简介

4)运动创伤的预防和简易的处理方法。

第三学期

(一)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体育课成绩评定方法

1、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教学常规

1)这个学期上课的基本内容

2)本学期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3)课堂常规及要求

4)上体育课中的一些安全事项的强调

5)本学期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的介绍

2、体育课成绩考核与评定办法

1)本学期期末考核内容和标准

2)本学期《标准》的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常规及体育课成绩评定方法,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积极参加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与考核,全面实现学习目标。

(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与卫生保健

1、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1)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目的和意义

2)自我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2、卫生健康

1)生活要有规律

2)保证充分睡眠

3)饭前或饭后不能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

4)运动中运动后的短时间内不能大量饮水或喝冷冻饮料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锻炼自我监督内容、方法以及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学会通过分析自已在体育锻炼中的身体反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注意卫生保健,达到提高锻炼效果的目的。

(三)吸烟、酗酒、吸毒对健康的危害

1、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什么是毒品

2)吸毒的危害

学习目标:了解吸烟、酗酒、吸毒对健康的危害。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为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不吸毒。

(四)介绍校运动会比赛项目

1、校区趣味性比赛项目比赛方法和规则的介绍

1)校运动会入场式

2)田径项目

3)篮球运球、篮球运球上篮

4)运物传棒接力、迎面接力

2、新设项目训练、比赛中注意的安全事项

3、迎面接力、运物传棒接力、田径接力的技术分析

第四学期

(一)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及体育课成绩评定方法

1、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教学常规

1)这个学期上课的基本内容

2)本学期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3)课堂常规及要求

4)上体育课中的一些安全事项的强调

5)本学期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的介绍

(二)体育课成绩考核与评定办法

1、本学期期末考核内容和标准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常规及体育课成绩评定方法,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积极参加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与考核,全面实现学习目标。

(二)几种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及野外活动遇险自救

1、几种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

1)运动中腹痛的处理

2)重力性休克的处理

3)鼻出血的处理

4)扭伤的处理

2、野外活动遇险自救

1)野外迷失方向自救

2)蛇咬伤自救

3)落水自救

4)游泳时抽筋自救

学习目标:了解一些常见运动伤病,学会预防与处理。了解从事野外活动时遇险自救的知识与方法,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三)介绍乒乓球运动

1、乒乓球的发展概况

2、乒乓球运动特点和锻炼的价值

3、比赛组织和主要规则简介

(四)介绍羽毛球运动

1、羽毛球的发展概况

2、羽毛球运动特点和锻炼的价值

3、比赛组织和主要规则简介

4、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的发展概况和区别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部分

第一学期

(一)跑

1、短距离跑 

1)发展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的练习

 跑的专门练习:高抬腿、后蹬跑、小步跑等

 中速跑

 加速跑

 往返时的动作要领

 终点冲刺跑计时跑

  重复跑

2)全程跑:4*10米、4*25、25*2

2、耐久跑

1)途中跑和发展耐力练习。

 匀速跑

 中速跑(结合呼吸练习)

 变速跑

 学校地形跑或越野跑

 定时跑

2)站立式起跑与加速跑。

3)全程跑:50×20往返跑(男)、50×16往返跑(女)、4’*25米往返跑台阶测试

3、接力跑:迎面接力和运物传棒接力交棒技术

(二)跳

1、立定跳远

1)发展弹跳力和跳跃能力的练习

 蛙跳、② 单脚跳

2)跳台阶

3)多级跳跨步跳

4)立定三级跳

(三)身体素质

11分钟仰卧起坐(),引体向上 ()

1)发展身体的力量能力练习

 收腹跳、② 俯卧

(四)基本体操

1、复习军训时的四面转法、齐步走、跑步走等

2、队列、队形变化

3、体练习、协调性练习

4、第八套广播体操(重点)

(五)选修(校运动会比赛项目)

150×20往返跑(男)50×16往返跑(女)50×8运物接力

21分钟跳绳、3人跳绳拾物

31分钟踢毽子

41分钟篮球3分定点投篮、1分钟篮球2分定点投篮(女)篮球运球上篮

第二学期

(一)跳

1、立定三级跳

1)发展弹跳力和跳跃能力的练习

 蛙跳

 单脚跳

 收腹跳

 跳台阶

2)立定跳远

2、跳远

1)发展学生跳跃能力

2)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

(二)投掷

1、实心球:

1)发展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2)不同方法投掷实心球。

3)实心球辅助性练习

4)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

(三)排球

1)基本技术

 准备姿式:稍蹲、半蹲、全蹲

 垫球的手法:三种

 移动:并步法、跨步法

2)传球、发球

 发球:正面(侧面)下手发球

②传球:双手上手传球、双手下手垫球

(四)选修(武术)

1)基本功

 压肩、臂绕环

 冲拳、推掌

 前俯腰、涮腰

 正踢腿、弹腿、侧踢腿

⑤ 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2)套路动作:五步拳

(五)选修(校各项比赛练习)

1)拔河

① 基本技术:站位、握法、倒肩

 力量练习

 用力方法

 基本战术配合与教学比赛

2)棋类比赛技术

①基本战术配合与教学比赛

3)篮球

① 基本技术:传球

 单手肩上投篮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第三学期

(一)跑

1、短距离跑

1)途中跑和发展速度练习

 跑的专门练习:高抬腿、后蹬跑、小步跑等

 中速跑

 加速跑

 行进间跑

 计时跑

 重复跑

2)直道、弯道蹲距式起跑与加速跑。

3)终点冲刺跑。

4)全程跑:50100

2、耐久跑

1)途中跑和发展耐力练习。

 匀速跑

 中速跑(结合呼吸练习)

 变速跑

 弯道跑

 重复跑

 定时跑

2)站立式起跑与加速跑。

3)全程跑:男子1000,女子800跑、400

3、接力跑

1)迎面接力和运物传棒接力交棒技术

2)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

34*100接力跑、迎面接力跑和运物传棒接力跑

(二)跳

1、跳远:

1)助跑起跳和发展速度、弹跳练习。

 发展速度、弹跳力练习

 短距离助跑起跳做“腾空步”练习。

2)挺身式、蹲距式跳远的专门练习。

3)短距离助跑跳远(结合落地练习)。

4)全程助跑跳远(结合步点练习)

(三)选修(体操)

1、运动会入场式

 队列、队形

 起步走、队形变化

 口号与起步走的配合

 入场式表演

 入场式全程练习

2、第八套广播体操

1)复习广播体操

2)与音乐配合

(四)选修(校运动会内容)

11分钟跳绳

21分钟踢毽子

3、跳高

41分钟篮球3分定点投篮、1分钟篮球2分定点投篮(女)篮球运球上篮

56×50往返跑运物传棒接力等接力比赛

6、立定三级跳远

(五)选修(乒乓球)

1、熟悉球性的练习

2、基本技术

1)握拍法

2)准备姿势

3)基本步法

4)发球与接发球和教学比赛

(六)选修(羽毛球)

1、基本技术:握拍、展腕、挥拍

2、发球技术:正手长、短球,

3、脚步移动:接、发球站姿;正、反手是网、跨步、跳跃、后退

4、教学比赛,简单规则与裁判方法

第四、五学期

(一)跑

1、发展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的练习

2、复习和提高全程跑的技术

3100

(二)投掷

1、铅球:(男子5kg、女子4kg

1)基本姿势

2)最后用力专门性练习。

 发展力量专门性练习

 原地正面推铅球

 原地侧面推铅球

2)预摆和滑步推铅球

3)侧向滑步推铅球

(三)跳

1、跳高:(跨越式或背越式)

1)助跑起跳和发展弹跳力练习。

 发展弹跳力专门练习

 起跳技术练习

 助跑结合起跳练习

2)过杆和落地。

 过杆动作的专门练习

 短距离助跑练习(结合落地练习)

3)跳高完整技术练习(结合步点练习)

(四)篮球

1、基本技术

1)移动:起动、滑步(各方向),急停、转身、跨步、后撤步、侧身跑、变向跑

2)传接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双手肩上传接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3)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4)运球:低运球、高运球、运球急停急起,换手变向运球

5)已学基本技术的综合练习

2、简单战术

1)进攻战术:“二攻一”、“三攻二”、“掩护配合”

2)防守战术:“212区域联防、人盯人防、半场人盯人防守

3)拼抢篮板球战术

3、教学比赛:结合已学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进行

(五)选修(足球)

1、 基本技术

1)踢球: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

2)停球:脚底停球、脚内侧停球、胸部停球

3)运球:脚内侧运球、脚外侧运球

2、 掷界外球:原地、助跑掷界外球技术

3、 射门:定位球射门、运球射门

4、教学比赛:结合已学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进行

(六)选修(校各项比赛练习)

1、乒乓球

1)复习提高已学习过的乒乓球基本技术的简单的战术

2)教学比赛

2、拔河和棋类比赛

1)基本规则、比赛方法

2)教学比赛

3、羽毛球

1)复习提高已学习过的羽毛球基本技术的简单的战术

2)教学比赛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幼儿保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 础 模 块

(一)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2、掌握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三大发现

3、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二)   运动和力

1、了解机械运动、参考系、位移、质点、时间、重力加速度,了解静摩擦力,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质量,了解牛顿第三定律,了解超重和失重

2、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理解力、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标量和矢量等概念,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定律,理解物体的平衡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三)   电与磁

1、掌握电场和磁场的基础知识,掌握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运算

2、学会计算简单电路的电功、电功率以及导体中电流产生的热量,掌握电流的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

3、了解直流电动机和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掌握安全用电常识,了解电视、雷达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字影碟机的使用和保养

4、学会运动电磁学的简单知识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

(四)   光、热、声

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以及光学仪器

2、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3、掌握热传递规律,知道雨露霜雪的形成

4、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现象

(五)   物质结构与能量守恒

1、掌握功、功率、功和能的关系,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换,机械能守恒定律

2、理解分子的大小、质量,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内能

3、了解原子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衰变、半衰期,反射性的应用、污染和防护

4、了解核反应,裂变和聚变,核电站

(六)   酸、碱、盐的和常见元素

1、了解酸、碱、盐的初步概念,掌握酸、碱、盐的组成,命名和通性

2、了解常见元素的初步知识

3、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4、掌握微量元素和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及其用途

(七)   有机化学部分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2、掌握有机物的特性,掌握乙醇、乙酸、乙醛和乙醚的结构、性质

3、熟悉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了解葡萄糖的性质、酯的水解和油脂的结构,了解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

(八)   生命与自然

1、了解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了解新陈代谢与酶的关系,了解生物的发育过程,了解生命的调节过程,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熟悉新陈代谢与能量储存的关系及生物的新陈代谢

3、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及类型,掌握生殖的种类,掌握现代综合进化论的观点,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方式

(九)   天体

1、了解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及太阳的构造

2、了解地球及其卫星

3、理解并识别四季星空

4、了解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

选 修 模 块

㈠、人类与环境

1、了解和掌握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状况

2、认识和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3、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㈡、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了解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2、了解太阳能、水能和风能

3、了解地球外的资源

实践训练项目

(一)   小玩具和小魔术

1、      掌握杠杆玩具、曲轴玩具、平衡玩具和电磁玩具的制作原理

2、      学会简单的化学小魔术

(二)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1、      了解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2、      理解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3、      理解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所遵循的依据和原则,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应用

4、      理解并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和实际步骤,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应用

四、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数

合计

讲授

实验与实训

机动

1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6

4

2

 

2

运动和力

 

10

6

4

 

3

电与磁

15

8

6

1

4

光、热、声

6

6

2

 

5

物质结构与能量守恒

5

6

1

 

6

酸、碱、盐和常见元素

8

6

2

 

7

有机化学部分

5

4

1

 

8

生命与自然

8

6

2

 

9

天体

7

6

1

 

总计

64

42

21

1

 

五、说明

(一)、本课程教学应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应结合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实验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等专业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

  2.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

1)了解中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2)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

3.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1)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对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了解悦纳自我、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培养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具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成长规律。

情感态度观念: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运用: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做自信快乐的人。

教学内容

1.成长中的我

1)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我发展目标。

2)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2.直面困难和挫折

1)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2)懂得挫折和困难的积极作用,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

3.青春期性话题

1)了解成长中性心理的发展特点,知道由性意识觉醒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科学知识。

2)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

4.情绪的调适

1)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

2)认识常见的情绪问题,懂得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

3)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拒绝不良诱惑。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理解和谐人际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热爱生活,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用: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适应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教学内容

1.同伴交往助成长

1)了解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掌握适度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和表现,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抵制校园暴力,拒绝不良诱惑

1)正确辨别校园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知道其对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

2)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1)尊重父母长辈,学会积极主动的沟通,知道亲情对健康成长的作用。

2)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学会有效学习。

教学目标 

了解学习动机、兴趣和信心对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应对考试焦虑。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在实践中树立有效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理解学习概念的新内涵。

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树立终生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

运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克服考试焦虑。

教学内容

1.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1)了解常见的学习障碍和表现,知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

2.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1)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能力的积极意义。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3.积极应对学习压力

   1)了解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压力和焦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2)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端正学习和考试态度,自觉调节学习压力和焦虑。

4.终身学习和实践学习

1)了解新时期学习内涵的新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2)理解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作用,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习惯。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教学目标

了解职业与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关系,懂得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成功的求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心理基础。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情感态度观念: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认同职业角色规范,不懈追求创业和创新。

运用:掌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在体验和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

1.认识职业

1)了解心理素质与个人成长发展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

2)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形成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职业目标。

2.职业角色

1)了解职业角色的涵义,掌握调适职业角色冲突的方法。

2)了解职业角色规范和行为模式,正确履行自己的职业角色。

3.职业压力

1)了解职业压力与压力的来源,掌握调适职业压力的方法。

2)分析影响职业压力的因素,提高职业角色的实践能力。

4.职业倦怠

1)了解职业倦怠的内涵,掌握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

2)知道职业倦怠的危害,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与价值观。

5.职业适应

1)了解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掌握应对求职就业中心理冲突的方法。

2)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

6.创业与创新

1)知道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心理原因,明确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2)正确认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2)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3.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求实效。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典型成长个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社会教学资源。

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为30学时,综合评价2学时,机动2学时。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课程介绍

2

(一)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4

(二)

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6

(三)

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6

(四)

学会学习,有效学习

6

(五)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6

综合评价——作业或报告形式

2

机动

2

合计

34

 

五、教学评价

1.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帮助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教学效果良好。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

2.评价原则。

评价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要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予以评价,特别重视评价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评价方式。

本课程不允许进行知识性考试。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在教学过程的自然状态下,对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状况的观察;通过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语言描述;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观察学生反应的情境测验。另外,还有学生自评,同伴、教师及家长参与的多主体评价等。要重视学生自我反思、体验、感悟、收获和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反馈、教师自我反思、专家和同行评定等方式。

4.评价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要以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成长、生活、学习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不能简单的以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首先,评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以及利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从整个班级的心理气氛和心理环境的变化来考察教学是否达到了目标;第三,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际、有效。第四,评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珠脑速算》课程标准

 

一、适用专业:幼儿保育专业

二、课    时: 32

三、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是幼儿保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珠心算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是华夏先民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在幼儿中开展珠心算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培养幼儿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幼儿双手手指灵活、手脑并用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珠心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珠心算知识,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珠心算》知识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要求:

四、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和职业道德与情感三方面制订学习目标,可以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

根据学校对学前专业学生整体培养目标、指导思想,及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学生明确努力方向、现制定《珠心算基础》培养目标如下:

1、理论学习目标

让学生学会珠心算的基础知识,掌握珠心算的加减运算法则,并能进行多位数运算,简单了解珠心算乘、除法运算法则。提高学生对珠心算知识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有关珠心算知识,解决幼教工作中计算问题。

2、技能学习目标

五、课程要求

理论教学: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珠心算基本理论知识等内容。

实践教学: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具备分析实践与综合应用相关教材的能力,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组织及评价和初步具有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实践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标准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理性的认识,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

2、对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操作和熟练操作两个层次。

会:指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进行独立操作,并能正确完成指定的任务。

熟练:指能够完成操作,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珠心算基本理论知识

教学内容:珠心算基础知识及珠心算四则运算法则。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珠心算的作用及珠心算的教学内容、目标,基本掌握幼儿园珠心算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树立和更新幼儿园珠心算的教学理念。

教学重点:幼儿园珠心算课程目标、内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第二部分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分析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具备分析实践与综合应用相关教材的能力,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组织及评价和初步具有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教学难点: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活动方案的设计。

七、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  32  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教学形式)

1

珠心算基础知识

4

理论教学

2

珠心算加减法运算法则

6

理论教学

3

珠心算乘法运算法则简介

6

理论教学

4

珠心算除法运算法则简介——商除法

4

理论教学

5

珠心算四则运算综合

4

理论教学

6

珠心算教法教学

8

实践教学

 

32

 

说明:建议珠算和心算教学同时完成。由简到难,因课时有限,乘法除法只能作为简单介绍,重点是加减法运算法则及教法。各学时只能作为参考,依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八、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建议: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主动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法运用、强调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对珠心算的教学要求,重视基本技能教学。

2、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以本标准为基本依据,教材内容的选取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合理应用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努力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完成教学任务。

九、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要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互评相结合。

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要重点考核学生利用珠心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珠心算知识的应用。

 

 

 

 

 

 

 

 

上一篇:学前教育(幼儿保育)专业理论课程.新改

下一篇:长春市第七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工作领导小组